近日,针对个税起征点提高的讨论不断。根据某网站推出“个税起征点提至万元是否可行”的调查,截至26日,共有5921人次参与,其中,61.1%的网友表示“支持,认为对中低收入者征税越少越好”。
的确,个税起征点的上调带来的减税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去年9月,包括上调起征点在内的个税改革,让中国6000万人告别个税,纳税人数减至约2400万人,如个税起征点进一步上调至万元,缴纳个税的人数也会更明显减少。
但是,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将个税起征点上调至万元,没有其他配套改革,收益最大的将是高收入者,而税收除承担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的职能外,还有对社会经济调节的杠杆职能,个税纳税面降低不利于发挥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张斌算了一笔账,如果单纯将个税起征点上调至万元,目前缴纳个税最高税率45%的纳税人每月减税450元,符合最低缴费标准的纳税人则减税30元。可见,单纯上调起征点无法发挥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个税是整个税制体系中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且聚集了很多的社会关注。正如一些专家所说的,个税改革一定是一项综合的改革,应该涉及起征点、税率等多方面,而每个环节都需要更加科学、严谨、审慎的测算,多方听取意见。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近日也表示,目前,个税改革的关键不在“起征点”,也不能光盯着工薪阶层的工资收入。未来的目标应当建立健全综合计征的个税税制,在调节收入分配上发挥更大作用,使税负更加公平。
综合计征个税税制,是将纳税人各种收入以年为单位汇总计税。通常所说的个税起征点,实际是个税中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综合计征是将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收入、财产性收入等收入综合确定费用扣除标准,这无疑更有利于公平税负。
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指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个税改革重点应是完善综合计征的配套机制,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覆盖家庭成员组成、收入情况、住房情况,涉及公安、社保、税务多部门,这是推进个税走向综合计征的基础。
可以看出,个税起征点的讨论背后折射出的是百姓对减税实效、对个税改革、对税负公平等的种种期待,真正完善的税制,需要的是真正给予低收入以宽厚的免税政策,同时通过严格的征管手段盯紧高收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