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财政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强化工作举措,创新工作方法,全面做实绩效评价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多维度做好绩效评价。市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范围实现预算单位全覆盖。在稳步推进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基础上,“破冰”市直部门预算整体绩效管理,推动提高部门整体绩效水平。
二是把握工作重点,聚力完成绩效评价。选定市生态环境局、科技局、民政局、妇联、畜牧发展促进中心5个部门,将其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范围,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市直部门预算整体绩效管理操作指引》。在各相关业务科室和第三方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完成21个重点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评价市级资金规模9.61亿元,比上年增加6.24亿元。
三是抓好落脚点,以评促改强化监管。为防止绩效评价结果流于形式,市财政积极跟踪落实问题整改。首先,对于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项目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找出原因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保证资金使用规范。其次,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以点带面,积极与地方财政及项目单位探索解决的方法,深入调研了解问题根源,对共性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对个性问题逐个突破。再次,以评促改,不断强化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落实反馈整改制度。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刚性约束,健全评价结果应用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制度,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将重点绩效评价报告结果向社会公开,提高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调整下一年度预算控制数,形成反馈、公开、整改、提升绩效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