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沂市出台了《贯彻落实<山东省“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攻坚年”活动工作方案>任务分工》,明确了6个方面21项重点工作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确保贯彻改革精神不落项、不走样、无死角。
做真做实,强化绩效评价管理。组织做好中央和省对下转移支付绩效自评工作,督导业务主管部门按时保质完成绩效自评任务。开展部门预决算绩效信息公开检查,对市直40个预算部门项目绩效自评存在的问题,全部督促整改到位。针对以往部分专项资金审计反馈意见和执行进度滞后、沉淀闲置以及清理整合不到位等问题,重点选择了近三年未评价过或以往评价发现问题较多的项目(政策),实施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实行“评价报告+调研报告”双报告制度,强化评价过程管控,严格考评报告质量。对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民生项目,将通过统计部门“12340”平台开展满意度调查,增强社会调查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信度。
稳妥实施,扎实做好部门预算整体绩效管理试点扩围工作。在保持去年市生态环境局、市妇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畜牧发展促进中心5个部门继续试点并实现部门预算整体绩效闭环管理的基础上,增加24个部门纳入2020年市级部门预算整体绩效管理试点范围,其中市统计局、市体育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水利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施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报告制度试点。同时,采取市县联动方式,选择兰山、罗庄、郯城、兰陵、蒙阴5个县区,与市级同步开展试点工作,加快县区改革步伐。
积极探索,加快推动预算绩效指标标准体系建设。出台《临沂市市级预算绩效指标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统一建设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指标体系和支出政策(项目)绩效指标体系。结合市级部门预算整体绩效管理试点扩围,年内建立29个市直预算部门整体绩效指标体系,明年扩大到市直所有预算部门。基于政府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搭建指标体系框架,按照功能分类科目下的相关财政政策、资金或具体项目构建支出政策(项目)绩效指标体系。
先行试点,探索全周期跟踪问效路径。出台《市级重大政策和项目全周期跟踪问效实施方案》,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实施周期超过一年的部分重大项目(政策)开展全周期跟踪问效。今年选取城市运行维护、中心城区拥堵节点治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5个重大专项资金开展全周期跟踪问效试点,探索建立动态评价调整机制,改变预算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