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工作动态>正文

兰陵县财政局“一保两担” 协同推进缓解涉农主体融资难题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17日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兰陵县财政局聚焦财政金融政策更加主动有为,不断加快推动财政金融联动融合,大力推行“政银保、财银担、基银担”“一保两担”,有效缓解了涉农经营主体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深入实施“政银保”协作机制

出台“政银保”贷款保证保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贷款业务申请、风险补偿流程,进一步健全完善基金筹集使用管理、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制度,明确政府、银行、保险公司三方“3:2:5”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同时,建立信贷保证保险“基金池”,依托省市贷款保证保险基金,县财政设立专户并出资200万元,连同借款人(投保人)缴纳的保证金,一并注入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专项用于偿付符合保险责任的逾期本息,提高信贷风险补偿能力。今年上半年已累计投放“政银保”贷款160笔、金额1.09亿元,有力支持了涉农主体和小微企业发展。

扎实开展“财银担”合作机制

贯彻落实农业信贷担保政策,推动实施“鲁担惠农贷”,重点支持“三农”经营主体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贷款优惠扶持上,贷款额度300万元以下到期按时还本付息的,给予基准利率50%的财政贴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贷款财政贴息提高到3.175%。在贷款风险分担上,每年预算安排300-500万元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建立财政、金融机构、省农担公司2:2:6三方分担风险运行机制。在创新运行模式上,在“鲁担惠农贷”的基础上叠加实施“大棚贷、生猪贷、强村贷、合作社贷、种植基地贷、产业集群贷”等信贷扶持,如结合兰陵蔬菜大棚种植优势,推行“鲁担惠农贷+温室大棚贷”抵押贷款,累计发放蔬菜大棚贷款2000余万元。针对部分合作社借款贵、借款难的实际,推行“鲁担惠农贷+强村贷”,开展“鲁担惠农贷”整体授信,获得省农担信贷担保额度2000、5000万元,分别用于支持北部山区黄烟种植基地和垦源智慧农业产业高科技温室蔬菜大棚产业集群建设。

探索创新“基银担”运作机制

抓住省级出台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机遇,学习借鉴浙江台州等地先进经验,兰陵县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率先在全市首创信贷“风补”基金,建立健全“基银担”机制,引导银行机构为企业、产业和项目提供贷款支持,缓释信贷风险,解决融资难题。县财政预算安排8000万元,采取财政出资、金融注资等方式,初创设立1亿元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专项用于金融信贷风险补偿,重点扶持县域内符合条件的“三农”主体、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产业、双招双引项目等。出台《兰陵县中小微企业及乡村振兴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基金的架构、运转、补充、监管、支持对象及条件等。今年以来,共有4个双招双引优质产业项目享受到该业务,获得金融信贷资金2600万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