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费县财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牢固树立“四大思维”,狠抓开源节流,支持保障重点,深化体制改革,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推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树立宏观思维,突出预算平衡抓收支
注重从战略上分析把握财政经济形势,统筹好远近、主次关系,合理制定应对措施。收入组织上,既立足当前,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深入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又着眼长远,注重可持续发展,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措施,帮助企业减负松绑、渡过难关,厚植财源基础。支出安排上,区分轻重缓急、优先顺序,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量财办事”的原则,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补齐民生短板、兜底“三保”、重大项目建设,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做到维持性支出与发展性支出、重点建设支出与一般性支出统筹兼顾,为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提供财力保障。
树立辩证思维,突出配置效率强保障
坚持有保有压、有破有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要集中财力保障“三保”、还本付息、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所需的重点支出。“压”,要对一般性支出和其他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实行更大力度的压减政策,坚决把该压的压下来,该减的减下来。“破”,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切实改变“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模式,打破部门预算支出结构固化、项目支出只增不减的格局。“立”,逐步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动态调整基本支出定额标准,加快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完善项目预算审核机制。
树立创新思维,突出精准管理促绩效
进一步推进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发挥集中财力办大事的优势,加大政府预算统筹力度,大力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加快完善预算绩效管理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健全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削减长期沉淀和低效无效资金,把钱花在刀刃上。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充分运用贴息、运营补贴、资本金注入、引导基金、社会资本联动等政策,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严格执行预算法规,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从严控制新增支出和预算调剂追加,强化预算严肃性。
树立底线思维,突出规范管控防风险
高度关注和准确研判财政运行中的风险隐患,做最充分的准备,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完善县级“三保”预算编审事前审核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加大财力下沉力度,确保不发生“三保”支出风险。强化债务风险管控,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用足用好政府置换债券政策,争取早发债、早置换、早受益,进一步优化政府性债务结构,最大限度减轻财政利息负担,确保政府履约还本能力。统筹考虑财力可能,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