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陵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部署,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为契机,以“四雁工程”“五大振兴”为统领,以推动产业振兴为支撑,以破解融资难题为抓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蹚出了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格局。2020年被列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省部共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
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夯实专班合力乡村振兴
一是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财政金融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为推进试点县工作把脉护航,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二是建立了专班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协调联动、信息数据共享,定期研究部署试点工作。出台了《兰陵县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试点实施意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统筹财政资金整合,集中财源聚力乡村振兴
一是深化涉农整合改革。出台《兰陵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推行“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2019年以来整合涉农资金16.3亿元,总量列全市县区第一。
二是构建财力保障体系。印发《关于建立乡村振兴财力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将县本级涉农资金、超过两年项目结余、土地出让收益30%等纳入乡村振兴重大专项,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三是创设系列专项资金。设立1亿元高质量发展资金,2亿元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10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800万元人才资金,8000万元信贷风险补偿资金,2000万元出口退税过桥资金,3000万元应急转贷资金,发挥财政资金乘数作用。
四是支持实施四雁工程。2020年80%的村党支部书记每月工资4950元、特大村6900元;2018年以来,共遴选“鸿雁”人才600余名,发放鸿雁财政津贴130余万元;173名“归雁”实施落地产业项目161个;支持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对200万以上(含)贷款的按照当年基准利率给予一次性全额贴息,每户贴息最高50万元。
创新信用信息建设,金融服务致力乡村振兴
一是建立金融信用信息平台。成立了“兰陵县金融服务信用信息中心”,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振兴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试点。2020年全县11家金融机构已全部进驻、108个金融产品上线,平台累计成交贷款4667笔,34.55亿元。
二是加快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出台“村户和小微企业授信覆盖三年规划”,2020年累计发放信用贷款1.65万户、17.78亿元。开展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三级联动创评,2020年全县累计授信9.69万户、84.96亿元,贷款投放67.37亿元。
三是创新金融信贷服务产品。先后推出新型职业农民贷、思乡贷、订单农业贷、首贷培植贷等80余款产品。其中新型职业农民贷获评2019年度“全国农村金融十佳服务乡村振兴产品”、2020年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秀金融产品”,思乡贷获评2020年度“全国农村金融优秀服务乡村振兴产品”。
四是推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以垦源智慧农业产业园为试点,探索建立“1+X”支持全产业链金融项目发展模式和“财政+金融+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机制,省农担授信5000万元,保险机构一体化承保,已开发建设3个乡镇园区、总面积420亩的80多个新型装配温室大棚。
搭建园区国企平台,撬动资本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围绕产业规模集约发展搭建“园区平台”。规划建设1万亩农业企业园,着力打造“田园新城”和“产业新城”。两年来,农企园建设项目14个、投资23.8亿元,其中财政投入2亿元用于园区基础建设、拉动金融信贷投放9.5亿元。
二是围绕投融机制模式创新搭建“国企平台”。依托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积极运作“国企+金融+社会资本”投融资机制,拓宽产业项目投融资路径。2019年以来,以国企参股、控股、融资担保等方式,撬动金融及社会资本投入36亿元。
三是围绕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搭建“混改平台”。推行国企控股、项目资本金投入与民企民资合作的“混改”模式,如兰陵农投集团、农垦实业总公司(国企)与社会资本方合作,先后建设占地800亩、投资3.8亿元的垦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占地55000平方米、投资2.1亿元的绿沃川智慧农业产业园。
践行融资增信担保,破解难题鼎力乡村振兴
一是强化“政银保”协作。推行“政银保”贷款保证保险,出台了贷款保证保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2020年累计投放“政银保”贷款233笔、1.37亿元。
二是推进“财银担”合作。全面推动实施“鲁担惠农贷”,建立县财政、金融机构、省农担公司“财银担”三方比例分担风险运行机制。开展“鲁担惠农贷”黄烟种植和垦源智慧农业产业集群整体授信,叠加实施“大棚贷、生猪贷、强村贷、合作社贷、产业集群贷”。2019年以来,累计为525户“三农”经营主体、担保贷款投放2.47亿元。
三是创新“基银担”运作。出台《兰陵县中小微企业及乡村振兴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创设1亿元信贷风险补偿资金。2020年共为30多家企业提供基金补偿准入放贷1.3亿元。
四是推动“融贷担”创作。以财政出资的信贷风补基金8000万元作为资本金注入,实现政府控股临沂市华瑞信恒融资担保有限公司51 %股权,组建起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并逐步融入省市融资担保体系,解决涉农主体和中小微企业无抵押、无担保、融资成本高的难题。
统筹资源要素挖潜,创新举措勠力乡村振兴
一是拓展农险扩面增品。202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已覆盖13个品种,各级财政保费累计补贴6000余万元。2019年试点开展18万亩辣椒目标价格保险,2020年新增20万亩大蒜目标价格保险,推行农业大灾保险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险。试点开展猕猴桃和大蒜种植农业特色产品保险。
二是鼓励引导乡旅开发。全县已发展民企民资主导或参与文旅项目18个,其中“压油沟田园综合体”被评为全国旅游扶贫公司+农户示范项目、第一批全国旅游重点村、中国最美乡愁目的地、国家4A级景区等称号。
三是改善涉农融资服务。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蔬菜大棚证“两证”抵押贷款。2020年已办理“两证”63本,抵押贷款投放1197.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