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加快推进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是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市财政坚持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推进的原则,结合2021年市级零基预算改革和开门编预算审核需要,全面梳理涵盖市级所有财政支出项目的预算支出标准292条,在省内各地市中率先建立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加快建立现代预算管理制度。
统筹规划,整体设计
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借鉴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思路,综合国内有关省市先进做法,研究制定《市级预算支出标准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提出由法定标准、固定标准和暂定标准组成市级预算支出标准体系。
突出重点,分类推进
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梳理明确法定标准138条、固定标准88条以及可量化的暂定标准66条,再逐步将无支出标准的预算项目进行量化,同时将条件成熟的固定标准、暂定标准进一步转化为法定标准,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
科学合理,符合实际
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在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重点工作需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支出标准。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国家政策调整变化,则按照国家新的政策规定执行,并在下一年度预算支出标准修订时及时调整完善。
标准先行,严格审核
坚持把支出标准作为预算申报、审核、安排及支出全流程的依据,在审核部门单位提出支出需求的同时,同步审核其支出标准,支出标准不明确的项目一律不安排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