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财政局以预算绩效管理为抓手,从绩效指标设置、评价工作扩围、构建监管体系三点发力,市县联动、上下协同,不断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绩效管理工作,提升社会保险基金使用效益。
找准切入点,加强绩效指标建设
以职工医疗保险绩效管理为切入点,开展“职工医疗保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职工长期护理保险绩效评价”,将评价体系建立与评价体系应用实践检验并行,确保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在职工长期护理保险绩效评价中,以职工医疗保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职工长期护理保险的个性化特点,将职工医疗保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待遇保障、筹资运行、医保支付、基金监管4项一级指标,保障机制、医保待遇支付、基金筹集等9项二级指标,缴费基数做实率、筹资标准符合性、“六统一”等22项三级指标。
抓好突破点,推进综合绩效评价
以兰山区、兰陵县为突破点,积极扩围推进社保基金项目绩效管理工作。兰山区念好一个“全”字,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社保基金全周期绩效管理,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全面纳入绩效管理范围,开展全周期绩效管理试点及综合性绩效评价工作。兰陵县突出“一二三”工作法,以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社会保险基金绩效管理体系为核心,从预算决算收支两条线进行绩效评价,坚持目标、问题和结果导向,将绩效理念融入社保基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查找分析基金运行实施中的薄弱环节,结合现场评价对发现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强化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长效机制。
把握着力点,完善基金监管体系
以职工长期护理保险绩效评价为突破口,不断探索医疗保障基金市县联动机制,有效解决结余率过高、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切实减轻参保职工经济及事务性负担。同时,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的导向作用,把评价结果作为完善社会保险基金政策和改进管理的依据,增强社会保险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推动全市社保基金安全和可持续运行,提高社保基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