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东区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出台了《河东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河东区技术改造差异化奖补政策》等一系列惠企利企政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两年来,累计兑现企业发展奖补资金1.09亿元,以“真金白银”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大“专精特新”培育,提升企业创新活力
定期深度挖掘,建立健全“专精特新”梯次培育库,对获评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省、市“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差异化奖励,2022年兑付奖励资金2751.33万元,全年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4家。山东三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自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来,共获得各级奖补资金1700余万元,调动了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全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头雁”。2022年该公司实现产值11.7亿元,同比增长30%;利税5075.44万元,同比增长30%。
加大技改投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全市率先制定《技术改造差异化奖补政策》,对亩产效益评价结果A、B、C类且亩均税收大于3万元/亩的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财政奖补。近5年,累计奖补7111.45万元,有效提高企业技改积极性,2022年技改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分别同比增长72.9%、130.1%,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2018年度的3.5万元逐步提高至2021年度的8.8万/亩,全区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及贡献率居全市第一位。在技改资金的支持下,部分老企业逐渐“发新芽”,山东华太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收购加拿大海霸生产线后进行提升改造,研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准的650只/分钟高精度智能全自动生产线,其产品的综合电性能和安全性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强化数字赋能,推动企业降本增效
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对首次取得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财政补贴,不断提升企业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应用积极性。在资金奖补的激励支持下,2021年至今,全区完成山东长鹿工具、先每集团、佳画电子等17家企业的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认证,117家规上工业企业上云;2022年佳画电子定制化大数据协同制造平台被评选为市级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