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工作动态>正文

河东区财政局推动绩效关口前移实现事前评估全覆盖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1日 浏览次数:

近年来,河东区财政局坚持将政府“过紧日子”与加强绩效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构建“部门单位评估+财政复核+财政重点评估”的事前绩效评估模式,切实提高审核评估质量,从源头上提升了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一、坚持源头管控,做到应评尽评。将事前绩效评估作为项目入库和预算安排的前提条件,规范新增预算项目申报流程,将新增重大政策项目或执行期满需要延续的,全部纳入事前绩效评估范围,对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进行全面系统评估,优先保障准备充分、资金效益及社会效益明显的项目。2023年共对全区19个部门的30个新增项目进行了事前绩效评估,审核压减预算1.4亿元,切实把牢守好财政支出的第一道关口,从源头上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二、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工作合力。按照“谁申报、谁负责”原则,压实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引导部门有序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工作,明确项目立项、目标设置依据,合理设置绩效目标,科学选择评估方式方法,规范编制事前绩效评估报告,按程序报财政部门进行审核。按照“谁分配、谁评估”原则,严格履行财政部门评估审核责任,细化完善事前评估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支出科室对部门提交的事前评估报告初审,预算绩效管理科重点复核,通过层层审核把关,切实提高审核评估质量。

三、强化结果应用,把牢入库关口。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根据事前绩效评估审核情况,对未提供事前评估报告的,一律不予纳入财政项目库;对论证不充分、无法有效支撑评估结论的,建议调整完善后予以支持的政策和项目,财政部门出具审核意见后予以退回,预算部门按要求调整完善后仍不符合要求的,不再受理;对审核认定同意纳入财政项目库的政策和项目,在年度预算安排时根据轻重缓急并视财力情况予以统筹考虑,确保财政资金花在关键处,用在“刀刃”上。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