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工作动态>正文

市财政做好“调、增、促”文章加快培植壮大财源

发布日期:2013年08月29日 浏览次数:

  

在当前经济偏紧的形势下,临沂市结合税制调整方向,选准突破口,找准着力点,扎实做好调、增、促三篇文章,全面提高创税能力和财税贡献率。
   
一是“调”,就是存量做大做强。坚决摒弃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增长方式,下决心关停淘汰一批只占资源、没有效益或效益不高的项目,扶持壮大一批财税贡献高的企业,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最大化。围绕构建10+6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十大传统优势产业,针对产业链条缺失环节,积极开展补链强链工程,打造行业领先、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围绕213骨干企业发展目标,深入实施1531培植计划,摸清市场脉搏和企业产品、技术现状,逐一制定培植方案,明确具体帮扶措施,千方百计帮助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尽快做大做强。认真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低率征收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是,就是增量招大引强。设立产业招商专项资金,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做到人员、精力、经费、措施四落实,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构建富有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项目选择上,坚持五优先、三结合,即:地方税收贡献率高的项目优先、知名品牌项目优先、高新技术项目优先、环保项目优先和现代农业项目优先;做到引进项目与发挥资源优势、升级传统产业相结合,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盘活存量、增加总量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着力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三是,就是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整合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等各类专项资金,集中投向重点领域,大力支持行业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关键技术攻关、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中试和产业化,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把该收的税收好、该减免的落实到位,进一步增强经济调节能力。充分利用营改增试点为服务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带来的难得机遇,用足用好服务业、小微企业发展引导资金,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