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涵盖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监督各环节的管理制度,提高预算支出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二是完善指标体系。完善绩效指标设计,尽快形成涵盖各类支出、符合目标内容、细化量化的绩效指标,逐步形成体现计划、行业、专业等方面特点的评价标准,夯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
三是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与资产、债务、结余结转资金管理有机结合机制,提高部门预算和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健全内控机制,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收支行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各项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及一般性开支,杜绝公款浪费现象。
四是开展业务培训。把绩效管理作为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年度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机制,不断提高财政财务人员的绩效管理意识和业务能力,为加强预算支出绩绩管理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