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好发展文章。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大力培植高效支柱财源,巩固壮大优势特色财源,着力抓好新兴后续财源,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做好征管文章。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治税平台的作用,完善税源控管体系,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监控力度,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严厉打击偷税骗税行为。严格税政管理,积极挖掘政策性增收潜力,认真清理到期优惠政策,确保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征管,进一步强化土地、矿产、水资源等重点资源性收入以及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等环境性收入征管。
三是做好支出文章。在预算安排和资金运筹上,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运筹、突出重点、有保有压,优先保障民生,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同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继续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做好改革文章。深入开展“财政改革管理提升年”活动,不断深化政府预算体系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政府采购改革、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改革,健全财政项目支出投资评审机制,促进投资评审与预算管理有机融合,努力实现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运行。
五是做好监督文章。牢固树立“大监督”理念,积极探索开展县级财政向乡镇派驻财政监督员试点工作,加快完善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构建大监督网络体系,明确监管职责,创新监管方法,规范监管行为,不断提高监督工作效能。
六是做好队伍建设文章。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干部职工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树立爱岗敬业、公正办事、诚信服务、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着力加强廉政风险防范,从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要岗位入手,排查堵塞漏洞,构筑制度防线,强化监督制约,确保财政干部和财政资金“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