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沭县通过严把“四关”,扎实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开展,有力促进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目前,全县2010年开工的30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累计投入资金1221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715万元。
一是严把项目审批关。按照“先建后补、建补同步、自下而上、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开展筹资筹劳的村居提出项目建设申请,乡镇财政所、经管站对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县财政局、农业局对乡镇上报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核,对没有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程序、超出议事范围或举债建设的一律不予审批、补助,审核完成后上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审批。
二是严把项目实施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制、竣工验收制和预决算评审制,强化质量监管和责任追究,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进一步明确责任权限,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明确“一事一议”公益设施的所有权,落实养护责任,建立健全村内公益设施管护机制。
三是严把资金拨付关。财政奖补资金由县级专账管理,实行县级报账审核、国库直接支付,在项目竣工后,由县财政局、农业局会同有关乡镇共同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将奖补资金直接拨付到建设或施工单位;验收不合格的,不予奖补。
四是严把监督检查关。项目启动后,及时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在村公示栏进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农业等部门对资金管理、项目建设实行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奖补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对发现弄虚作假、骗取补助资金的,一经查实,除追回奖补资金并取消以后年度申报资格外,还严肃追究当事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