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蒋萍参加工作已经29年了。
29年,多漫长啊,从预算外、国债服务部、控购办、办公室、基建科、到今天的农业科,一路走来,将近30个酷夏与寒冬,从一个“小姐姐”,到今天年轻人口中的老蒋、蒋科长、蒋大姐,她经历了什么,这一切她可能自己都记不清了,但有些人还记得。

她是部门财务人员口中爽快的“老蒋”。“老蒋,还是你说的对,多亏有你……”这是部门财务人员常挂在嘴上的话。蒋萍在农业农村工作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她逐渐成了部门人员眼里的农业财政领域的全能手。
她是来咨询农业农村政策群众心里头的“蒋大姐”。“谢谢您,蒋大姐,您解释的太到位了,以前存在误解,现在终于搞明白了。”这是一位不熟悉政策,对蒋萍产生误解的群众,经过当面解释沟通以后,群众由不理解政策,逐渐明白了有些财政政策不是普惠性的,需要符合相关规定。
她是同事们心里爱笑的热心人。她爱笑,有她的地方就会充满欢声笑语,她关爱,帮助别人,有她的地方就会充满阳光。科里每一位同志成长的背后都离不开她的帮助,业务上手把手的指导,生活中一遍遍的叮嘱,不漏掉一个可能存在隐患或问题的细枝末节,她就是农业科的“定科神针”。冬天雨雪天气的时候,她揪心家住郯城的挂职干部路途遥远,每天往返家与单位的路上是否平安顺利;科里谁家的孩子生病了,谁家的老人要查体了……她都会理性的给出意见建议。
她是财政战线的“铿锵玫瑰”。2019年7月,我局选派6名工作人员到乡镇、企业挂职乡村振兴服务队,她是其中唯一的1位女同志。第一天到企业,她发现企业正在改建,连个办公室都没有,每天只能在临时搭建的拱棚里工作;她扑下身子全心全意为企业搞服务、出实招、办实事,编制完成企业发展帮扶工作方案和年度帮扶计划;在企业改扩建的关键时刻,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她主动想办法、出主意,帮助企业协调银行贷款500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企业项目手续办理进展缓慢,她多方协调相关单位加紧办事流程,帮助企业完成用地和施工方面的规划、许可等手续,为项目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未成立党支部,她积极协调街道办事处,仅用1周的时间就组建了党支部,在忙碌的施工工地上,竖起了党建的鲜红旗帜。

2019年10月,忙碌于服务企业的她,因连续多年来工作压力大,积劳成疾,需要住院做手术。在手术的当天,尽管身体很虚弱,但她仍坚持电话协调服务企业,她不想因为自己的病情影响企业建设的进度。出院后,身体还未康复的她,担心企业的发展,不顾家人的劝阻忍着疼痛去帮扶企业。
这就是老蒋的故事,也是一名财政老将的故事。她在我心中就像王勃《滕王阁序》中描述的那样:“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29年,这份“白首之心”始终如磐石一般未丝毫有转移,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初心吧!
希望她一直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