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机关党建>正文

【劳动者永远是年轻】宋洪金:我的38岁,我的2004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24日 浏览次数:

2004年,我38岁,在市财政局收费管理处稽查科担任科长,那时的我头发还是茂密黝黑的,脸上也写满了稚嫩。那一年对于我来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2月份,刚开年,我就市委党校到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科级干部进修班,并担任班长。在这两个月里,我改变了很多,原本认为自己是业务型干部,学不学习政治理论无所谓,但这其实很要不得,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那么业务再出色也是白搭。从那以后,我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思想上、行动上与党组织更加保持一致。同时,根据工作需要,结合财政管理与改革实践,我还认真学习研究了财政改革、土地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业务知识,不断更新、积累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于2004年7月顺利完成了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职干部研究生班为期三年的全部学业,顺利毕业。

我所在的收费管理处稽查科是一个长期和检查、执法打交道的科室。在那时候的“收支两条线”检查中,我所在的检查组每年处罚力度都很大,其中2002年五个检查组共罚款200万元,仅我们一个组就罚了100万元。对此,我也听到了不少议论,如:“这次检查不幸落入宋洪金的组里”、“这家伙是个邪头,不好说话”等等。在2002年市政府土地市场清理中,针对土地面积测量不实、地价评估明显偏低、由法制局人员牵头制定并以市政府土地清理领导小组名义下发的土地清理政策过分照顾房地产开发商利益、重复扣除拆迁安置费用等问题,及时向局领导作了汇报并向市政府写出了情况反映,引起了李群市长的高度重视,在其亲自过问下,一些错误做法得到纠正,由法制局参加土地清理人员牵头制定的土地清理政策有关条款被法制局否决修改,避免了政府土地收益的大量流失。由于触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为此,还差点被黑社会收拾了,现在想起那段经历来,仍惊心动魄,心有余悸,但无怨无悔。

党校学习结束后,根据组织安排,我投入到千村帮扶工作中,担任帮扶组长,兼任泉庄乡党委副书记。我还记得那是2004年的4月19日,在局有关领导和上届老帮扶队员的带领下,我第一次来到张庄村,与村里的老党员、老革命及村民代表进行座谈。这次见面会,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当看到与会群众那一张张纯朴、善良、厚道的面孔和一双双充满疑惑、期盼的眼睛时,我的心被刺痛了,一种必须尽自己之所能,多为他们办一些实事、好事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虽然出生在农村但从没有过基层工作经历的我暗下决心:将这儿作为建功立业的场所,努力干好工作,决不能辜负局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对我们工作组的厚望。两天之后的21日,我们就进点开始工作。经过连续7天高效率、快节奏、满负荷的运转,迅速摸清了底子,了解了村情民意,明确了帮扶工作思路,制定了全年帮扶工作规划。凭着求真务实、扎实高效、脚踏实地、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迅速赢得了县、乡、村干部的理解和尊重,与群众打成了一片,树立了财政干部的良好形象,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驻村期间,我们平均10天左右回家一次。村里一些老党员、老干部感叹地说:“象你们这样能铺下身子为老百姓办事的人多有几个就好了。”

我们帮助乡里成立了全省第一家股份制供水合作社,为农村股份制管水趟出了一条新路。那时各级政府在扶贫工作中帮助农村建设的水利工程不少,但由于后期管理机制未健全,大都虎头蛇尾,工作组一撤,水利工程随即瘫痪,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我局的一期水利工程总投资45万元,项目竣工后,未能如期发挥效益,被偷盗破坏现象时有发生。根据局主要领导“要建立长效管理运行机制,确保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指示,经与乡党委反复研究,我们决定发挥财政部门的管理优势,对一期水利工程实行股份制改革试点。但要在张庄这样一个偏僻、封闭的小山村,按照现代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股份制改革,谈何容易。为此,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到田间地头及群众家中做思想工作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股份制管水的好处,并印发了《招股说明书》。在前期周密的宣传发动和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5月15日晚上,张庄村股份制供水合作社成立大会召开,按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为了规范运作,还制定了《张庄村股份制供水合作社章程》、《张庄村股份制供水合作社管理细则》、《张庄村股份制供水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并请财校的有关老师进行了指导。全村共有50户村民购买了股份,约占村民总户数的10%。吸收群众参股的目的并不是筹集资金,而是调动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减少村集体巨额维护管理费用,而且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达到了“强村富民”的目的。

同时,我们树立“大帮扶”观念,不就张庄论张庄,而是跳出张庄看张庄,在不增加投资或增加很少的情况下,尽量辐射周围村庄的利益,也为下一步股份管水开辟市场。在原计划投资30万元解决张庄村不足300亩地浇灌面积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延伸管道或改变管道位置等方式,仅增加投资不足万元,就又解决了周围三个村600亩山地的灌溉问题,投入产出比和资金使用效益大大提高。

在基础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要求二期工程全部使用“人畜吃水”工程专用的高质量塑料管,这种水管由于深埋地下,使用寿命可长达60-80年,而钢管由于不能埋在地下,使用寿命仅10-15年,且容易被偷盗。一开始大部分村干部都认为钢材比塑料贵,贵的就是好的,要求使用钢管。为了帮助村民转变观念,我们一方面请县水利部门专家进行宣传解释,另一方面,组织他们到“人畜吃水”工程样板村进行参观考察,很快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

在扶贫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单纯给钱上项目远远不够,必须抓好农村软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我们帮扶人员在信息、知识、管理、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优势,帮助村干部和村民树立市场意识、管理意识、绿色意识、法律意识、科技意识、开放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他们的“造血”能力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脱贫致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经过两个多月的朝夕共处,我们惊喜地发现,村干部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大局意识、管理意识、法律意识可可持续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比以前也扎实了。

直到今天,当我看到过去帮扶工作时的老照片,看到十几年前朝夕相处、共同奋战两个多月的战友们熟悉的脸庞时,我仍然激动不已,这不正是我最么好的青春吗?还好,我把他献给了一份值得我为之奋斗一生,也愿意奉献我所有的智慧和青春的事业。

今天,我写下这些文字,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我十几年前一段难忘的岁月,更是激励自己,走的再远,也别忘了来时的路,别忘了自己曾是张庄人,别忘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期待,别忘了年轻时许下的诺言,别忘了归来仍是少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