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我,年轻是什么?
那么我的回答是:年轻是蓬勃的勇气,是敢于尝试和承受失败的韧性;是敢于大笑敢于大哭,敢于直面侮辱,敢于发声。
年轻意味着勇于实践,因为年轻,我们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年轻意味着勇于实践,意味着追求理想,意味着无所畏惧。
在临沂市财政局,有一个年过“40”的年轻人,说他年轻是因为他敢于挑战自己,敢于抛弃安逸,敢于从头开始,他就是徐涛,临沂市财政局购买服务科科长,同时也是局派莒南县坊前镇大刘家岳河村第一书记。两年前,他从城市来到偏远乡村,他帮村里出谋划策,成为村民的“主心骨”;从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他撸起袖子、扎起裤管,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他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财政人的担当、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

从村头到村尾,“摸清家底是拔掉穷根的第一步”
大刘家岳河村位于莒南县坊前镇,距镇政府15公里,全村下辖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6户671人。驻村前,全村除了两条破损水泥路外,全是土路;下水道常年失修,一到雨季污水横流;全村只有6盏路灯还能勉强使用,到了晚上漆黑一片;路边的墙上贴满野广告,垃圾随意堆放,村子上方全是密密麻麻的电线、网线。老百姓常常自嘲:“晴天路不干,晚上靠手电,天上蜘蛛网,垃圾堆成片。
2018年4月20日,徐涛作为市财政局派驻的第四批第一书记来到了莒南县坊前镇,成为大刘家岳河村的一员,驻村后,徐涛把熟悉情况、摸清家底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步,从村头到村尾,家家户户他都进门访问,全面深入了解村民生活生产实际情况。“徐书记是真来扶贫的,每一家的门他都进过嘞,他对我们的情况很了解嘞,帮我们办了很多实在事。”每一位村民都发自内心地说道。摸清基本情况后,徐涛就找到村“两委”干部一起研究部署脱贫工作规划,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向山地要出路、从庭院做文章、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

诚信为民,勇于担当,“群众富了才心安”
“只有发展产业才能真正帮助群众致富,群众富了我才心安”。这是徐书记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驻村后的第一天,徐书记便开始走街入户,深入了解群众最急需、最迫切的事情。随后的日子里,在徐涛书记和村“两委”马不停蹄的努力下,一个个整顿村党组织、增加集体收入、助力村集体脱贫的项目如期开工。第四个月,村里的路灯亮了起来;入村的第六个月,村里的道路全部都通了;第七个月,村中心广场建成了。随着一项项工程的完工、一个个承诺的实现,老百姓的心气更顺了,满足感更强了。

两年的时间里,徐涛带领全村干部 群众提升村内道路1.1万平米、打通2.6公里环山路、新建户户通1.2万平方米、修建下穿通道两处、新安装太阳能路灯45盏、美化墙体1万平方米、整修排水渠700米、除险加固小二型水库1座,并将村内所有架空线路进行了集中整理…….徐涛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称赞。
从“扶贫尖兵”到“防疫战士”,“群众的安全大过天”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徐涛主动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群众安全筑起“铜墙铁壁”。徐涛带领村“两委”干部、党员、组长对全村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全面排查登记工作。轮流安排党员在村口值守,对进村人员进行询问、检查、登记,严格核查外来人员的信息和进行体温测量,让党旗飘扬在进村的第一个卡口。

第一书记的这两年来,徐涛同志扑下身子、沉下心思、志在乡村、情系群众,真正做到了脚下有泥真扶贫,心中有光谋规划,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打心底里认可这位扶贫的“老大哥”。而我们这群在局里的年轻人,看着他来去匆匆的身影,听着他扎根基层的故事,由衷的感慨:劳动人永远是年轻啊!(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