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临沂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介绍我市2022年财政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庄会兴市财政局四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
慕国庆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
张 静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
主持人
张庆龙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科科长
2022年,中国共产党临沂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先行战略,建设实力的、农民的、活力的、宜居的、奋进的乡村。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作为硬任务,扎实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突出重点项目保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1财政金融协同发力
拓宽支农资金来源渠道
在当前财政收入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全市各级财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拓宽资金来源,确保资金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一)落实财政投入主体责任,全面提高资金保障水平
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上争取、健全政策措施等方式,持续增加财政支农投入。
一是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投入。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实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89.05亿元,其中中央、省资金37.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6%;市级整合投入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4%,高于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8.8个百分点;县区整合投入34.6亿元。
二是用好上级专项债券政策。会同发改、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积极争取省级政府专项债券6.71亿元,支持重点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
三是规范土地出让收入使用。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2022年全市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7%以上,加快补齐“三农”发展短板,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实。
(二)强化财政金融融合服务,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动能
进一步健全政策措施,综合运用奖励、补贴、贴息等方式,推动农业保险和普惠金融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劲动力。
一是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研究制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融资担保支持措施》,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增信服务。落实奖励资金2562万元,支持银行加大对“三农”以及绿色发展等领域信贷投放,引导社会资源和金融资本投入农业农村,缓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是加大保险保费补贴力度。落实补贴资金4.12亿元,支持开展完全成本保险、特色农业保险、以奖代补保险等,已完成小麦投保面积349.4万亩、畜牧业投保114.1万头,降低了农民种养风险,调动了农业生产积极性。
三是培育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累计设立乡村振兴领域项目基金3支,基金总规模9.6亿元,支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发挥“济临扶贫协作专项基金”作用,提高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能力,实现拉动产业效益、群众直接收益的双赢效果,截至目前,基金规模达到4.2亿元,实现收益4568万元,累计帮扶8万余人。
四是支持开展农业信贷担保。安排1500万元,支持省农担临沂市管理中心降低担保门槛、扩大担保覆盖面,为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提供担保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提供农业信贷担保1.36万户、金额84.69亿元。
五是建立健全专项奖补政策。印发《支持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农村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细则》,对工商资本年实际新增投资1亿元以上的乡村振兴项目,由省市县联动按新增投资额的1%给予奖励,加大政策引导撬动力度,鼓励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
2突出重点项目保障
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短板
立足我市实际,集中资金、精准施策、强化保障,突出重点项目支撑,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一)支持农业整体推进、全面提升
一是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将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财政补助标准由1500元提高到1950元,支持新建高标准农田63.6万亩;抓住春季小麦茎基腐病防治、条锈病和赤霉病预防以及肥水管理等关键环节,支持统防统治434.7万亩,全力推进小麦促弱转壮。落实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种粮农民补贴6.5亿元,帮助农户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针对今年以来的持续旱情,6月2日紧急拨付抗旱资金1117万元,用于全市90万亩没有水源条件的“望天田”抗旱保苗,有效保障夏播夏种。
二是支持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立足我市资源禀赋良好、 物流条件便利、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优化财政激励政策,预算安排1亿元,重点支持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120个;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资金4692万元,用于购置口蹄疫疫苗、禽流感疫苗、小反刍兽疫疫苗等支出,提高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筹集资金8200万元,支持病死猪、牛、羊及其他毛皮动物无害化处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争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3742万元,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稳定市场供给。
三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荐沂水县成功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强县,获奖励资金1亿元;推荐莒南县成功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获奖励资金500万元;支持费县上冶镇以设施蔬菜为主体,打造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争取奖励资金1000万元。强县、先行县以及强镇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激发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内生动力,加快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四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争取资金1400万元,在沂南县、沂水县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财政奖补试点,探索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新模式;争取资金1000万元,支持兰陵县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争取奖励资金500万元,支持费县成功认定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市级预算安排1500万元,在蒙阴县等5个县开展水肥一体化示范工程,推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减量增效。试点、示范工程的实施,必将对推动全市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有力的引领作用。
(二)支持乡村夯实基础、分类推进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为加快构建“丰枯互济、旱涝调适、区域互补、生态涵养”的现代水网体系,增强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各级财政筹集资金13.6亿元,支持实施水毁工程修复、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水库除险加固和维修养护等工程,实现水利工程防洪隐患清零。
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重点支持创建国家级红色美丽村庄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5个;预算安排1.44亿元,继续支持12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12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支持农村改厕整村推进,落实后续管护资金4291万元,推动农村改厕管护常态化;支持15.9万户群众实施清洁取暖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群众幸福指数。
三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确保县(区)域范围内村均财政补助标准不低于11万元,确保村级“有人干事、有钱干事”;支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第一书记开展工作,健全乡村组织体系;在142个村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增强村级自我保障能力;落实资金6500万元,继续支持蒙阴县开展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探索创新推动我市乡村全面振兴的机制和模式。
(三)支持政策平稳过渡、有效衔接
一是持续保障资金投入。严格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5年过渡期内“四个不摘”的要求,落实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市级预算安排2.8亿元,确保过渡期内各级财政投入力度保持稳定。
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推动“雨露计划”、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富民生产贷、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交通补助等政策落实,确保脱贫不脱政策,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三是打造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围绕产业发展、就业带动、环境整治、人才培育、乡村治理、巩固成果6项内容,支持打造8个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每个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打造6个市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每个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推动区域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
3强化日常监督管理
保障支农政策落地生效
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仅要努力增加财政投入,更要精打细算,把财政资金管好用好,确保每一分钱都能花到实处,发挥最大效益。
(一)指导做好方案编制工作。坚持规划先行,将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布局和年度计划,年度项目实施区域、建设内容和投资构成,预期实现的总体目标和综合绩效等内容全部纳入一个方案、一本规划,增强资金安排的集中度和项目布局的契合度,确保全面完成中央及省市确定的重点任务,推动我市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
(二)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以预算编制为源头,以绩效目标为依据,以支付环节为依托,实现绩效评价全覆盖,健全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资金激励机制,全面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我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连续六年、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优秀等次。
(三)加强资金使用日常监管。依托预算一体化系统、直达资金监控系统,综合运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紧盯资金去向和用途,确保数据真实、账目清晰、流向明确,实现对涉农资金的常态化闭环监管,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惠企利民实效。落实“通报、约谈”制度,从第二季度开始,每月通报各县区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支出情况,督促县区加快项目建设、及时拨付资金。支持开展农村财务管理改革试点,规范包括村级扶贫资产在内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维护好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财政部门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落实省、市工作要求,积极担当作为,强化投入保障,为加快我市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贡献财政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