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10时,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3年财政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厉建梅 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庆军 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韩来轩 市财政局四级调研员
金保军 市财政局四级调研员
主持人
周晓东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沂蒙精神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把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工作重点,深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优化资金使用方向,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聚焦加大投入,着力提升财政支农保障水平
始终将“三农”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2023年全市统筹整合涉农资金97.5亿元,资金规模居全省首位。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券54.6亿元,支持实施农业、水利、农村污水治理等涉农项目38个,吸引社会投资225.5亿元,有效保障了农业农村领域的项目需求。同时,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我市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8%以上。
聚焦财金融合,着力破解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落实“四雁振兴”贷款贴息1500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贷款6.4万笔、191亿元。完善政银担融资担保分险机制,设立1亿元“四雁振兴贷”专项风险补偿资金池,降低担保机构放贷风险。设立临沂乡村振兴中地股权投资基金、临沂昆润建设投资基金等乡村振兴领域项目基金4支,规模达到11.7亿元,支持了田园综合体、中地牧业、昆润食品等项目,进一步拓宽产业振兴筹资渠道。拨付1500万元支持省农担临沂中心,降低担保门槛、扩大担保覆盖范围,2023年新增保户3222户、金额30.4亿元,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聚焦重点领域,着力推动农业农村实现新发展
瞄准乡村振兴重大任务,助力推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牢牢守住“三农”基本盘。一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安排资金12亿元,支持新建、改建高标准农田54.2万亩、建后管护500万亩,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5亿元,对420万亩小麦进行补助,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安排农业保险补贴资金4.1亿元,开展完全成本保险、特色农业保险、以奖代补保险等,完成粮食作物投保805万亩,农民种粮风险进一步降低。大力开展病虫害防治,落实小麦一喷三防资金4185万元,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二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资金20.6亿元,用于农村改厕、危房改造、清洁取暖、“四好农村路”、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项目,大力支持“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建设现代水网,筹集资金54.2亿元,支持病险闸(坝)除险加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丰枯互济、旱涝调适、区域互补、生态涵养”的现代水网体系。三是着力推动产业发展。优化财政激励政策,落实资金1亿元,重点支持建设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100个,持续打响“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争取资金1.2亿元,支持兰陵县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强县,沂水县、平邑县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蒙阴县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平台,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特色产业竞争力。四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筹集资金18亿元,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确保村级“有人干事、有钱干事”。争取资金7500万元,支持150个村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不断增强村级自我保障能力。安排1200万元,支持24个乡镇开展村级财务管理改革试点,村级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加快推动清廉村居建设。五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2亿元,确保过渡期内投入保持稳定,继续推动“雨露计划”、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富民生产贷等政策实施。充分发挥“济临扶贫协作专项基金”作用,实现收益8275万元,累计帮扶15万余人。支持打造6个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投入资金超过3亿元,推动区域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作为、实干担当,加大保障力度,为全市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创建共同富裕沂蒙好例,贡献更多财政力量。
答记者问
2023年全市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达到了97.5亿元,请问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有哪些具体措施?
徐庆军 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仅要努力增加财政投入,更要精打细算,把财政资金管好用好,确保每一分钱花到实处,发挥最大效用。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一)以更高标准规范涉农资金使用。修订完善《临沂市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将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划分为现代水网建设、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五个重点领域。根据年度发展规划和具体任务,在重点领域内设置任务清单,确保资金使用与重点任务需求相匹配,提高资金使用针对性。
(二)以更严要求加强绩效评价管理。一是优化评价方式,对照五大领域采取分行业评价的方式进行绩效评价。二是明确职责分工,财政部门牵头制定资金绩效评价办法,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开展行业资金绩效评价。三是规范评价流程,采取县级自评、市级复评、省级重点评价的办法自下而上进行。四是强化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与行业部门年度预算安排、政策调整和资金分配挂钩,以精准考核推动工作提升。
(三)以更实举措强化日常工作督导。依托预算一体化系统、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对涉农资金常态化闭环监管,每月通报县区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支出情况,督促县区加快项目建设、及时拨付资金,确保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扎实规范高效。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对于“和美乡村”建设,财政有哪些具体支持举措?
韩来轩 市财政局四级调研员: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我市选择莒南县、郯城县、费县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和美乡村建设的临沂模式。市财政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保障。
一是积极筹措资金支持。为推动试点开展,争取上级资金3000万元,市级配套600万元,重点支持具有较强公益性和对农民就业增收、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带动能力强的环节和领域,补齐村内交通、照明、环卫、美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农村群众最亟需、最迫切的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
二是推动集中连片实施。支持在相邻的10个行政村范围内,由1个镇街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增强项目谋划和资金使用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集中力量、集中资金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美丽乡村串珠成线、连线成片、组团发展。
三是强化政策激励引导。鼓励试点县探索、提炼、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加强宣传推广,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市里将适时开展绩效评价,对工作突出、示范带动强的县区,在分配相关资金时,予以倾斜支持。
农业保险事关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在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稳定农民收入方面作用突出,请问财政是如何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的?
金保军 市财政局四级调研员:
目前,我市已建立了覆盖种植、养殖近30个险种的农业保险补贴体系,今年以来,各级财政安排农业保险补贴资金4.1亿元,补贴比例超80%,强有力地支持了全市农业保险“增量、扩面、提标”。
一是保障粮食安全,不断提高粮食作物保险覆盖率。在原有三大粮食作物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保费补贴比例,减轻农民负担。全市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保险投保面积逐年增长,覆盖率逐年提升,2023年投保面积达到80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3%。截至目前,已赔付9579万元,有力保障了农民的种粮收益。
二是开展完全成本保险,切实增加农业保险保障深度。在省级完全成本保险产粮大县覆盖的基础上,设立市级补贴资金3147万元,为非产粮大县承担部分保费补贴资金,推动完全成本保险政策县域全覆盖。2023年,全市完全成本保险投保达到619.7万亩,增幅10.3%,占三大粮食作物投保面积的77%,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保险保障深度。
三是加大特色农业保险补贴力度,鼓励农业保险创新。为引导保险机构创新险种和服务,保障农民收入稳定,设立市级特色保险补贴资金256万元,推动各县区因地制宜开展区域特色农产品保险。2023年,全市区域特色农产品保险险种惠及金银花、银杏果、大樱桃、生姜等10余个种类,有效满足了农户对特色保险的投保需求。